今年七月,东南亚的柬埔寨与泰国之间发生了军事冲突。让人意外的是,这场地区对抗竟然让中国的防空系统引发了莫名其妙的议论,有人质疑它们为何没有发挥作用。
然而,这次冲突的背景远比表面复杂,它不仅揭示了弱小国家在军事上的困境,也牵扯出深层次的政治算计,更映射出大国之间在地区内的微妙力量较量。特别是,当泰国的F-16战机和瑞典的“鹰狮”战机在柬埔寨上空频繁出现时,关于一架F-16战机是否被击落的“罗生门”,更是将所有目光引向了这场冲突的深层意味。
边境无空防
观察这次冲突的军事态势,很容易发现柬埔寨在空防能力上的显著不足。今年七月,泰国空军动用了F-16和“鹰狮”战机,对柬埔寨境内实施了多次成功的空袭。许多人疑惑,柬埔寨明明装备有中国的KS-1C防空导弹、LY-80系统和红旗-17AE系统,为何还是频繁遭到空袭?
实际情况是,柬埔寨的防空力量规模非常有限。他们仅拥有一套KS-1C系统,一个营的LY-80防空系统(配备四到六辆发射车),以及十二辆红旗-17AE防空系统发射车。这些防空系统的有效拦截半径都在四十到五十公里之间,无法覆盖广阔的国土。
因此,这些数量稀少的防空设备,大部分都部署在柬埔寨的首都金边,主要用于保护核心地区的安全。这就造成了柬埔寨边境地区实际上处于“不设防”的状态,泰国空军能够自由地进入并实施打击,来去自如。
除了防空系统的数量问题,柬埔寨的空中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上世纪八十年代,柬埔寨曾通过中国渠道购买了大约四十架米格-21战机。但是,到了二〇一八年,这些战机因机体老旧和缺乏维护等问题,已全部退役并封存起来。
尽管柬埔寨在二〇二〇年曾与中国的贵飞公司洽谈采购一批FTC-2000G战机,但直至今年七月,这笔交易仍未签署正式合同。这意味着,在本次与泰国爆发军事冲突期间,柬埔寨军队没有一架可用的固定翼战斗机投入作战,制空权从一开始就完全被动。
反观泰国空军,实力明显占优,其战机总数达到四百九十三架。更关键的是,泰国在二〇二〇年分两批从韩国LIGNex1系统公司购买了二十套KGGB空对地制导炸弹系统,总计花费超过两百万人民币。这种精确制导炸弹理论上最大射程能达到一百零三公里,实际作战中在七十到八十公里的距离上就能对目标实施有效打击。
面对泰国这种具备防区外打击能力的武器,柬埔寨现有防空系统的四十到五十公里射程根本无力拦截。即便柬埔寨下定决心,将保卫首都的几套防空系统全部调往边境,也无法有效阻止泰国空军的打击行动。至于柬埔寨拥有的那些单兵防空导弹,面对KGGB这类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就更没有应对办法了。
谁动了战机
今年七月二十四日上午十时五十八分,泰国乌汶叻空军基地的六架F-16战机,突然对柬埔寨崇安马指挥所发动了空袭。几乎与此同时,柬埔寨防空部队随即发布消息,声称他们使用中国KS-1C导弹成功击落了一架敌机。然而,泰国国防部很快出面辟谣,坚决否认了这一说法,并坚称所有六架战机均已安全返航。
这场关于F-16战机是否被击落的争议,随即引发了各方猜测。当记者追问泰方“被击落战机编号”时,发言人突然沉默,未能给出明确答复。更令人费解的是,卫星图像显示,乌汶叻基地存放飞机的机库区在事发后进行了紧急清场作业。
同时,来自华盛顿的一位匿名官员,则轻描淡写地承认他们“事先知情,并未反对”泰国的军事行动。在击落事件的传闻之后,五角大楼迅速批准了对泰国四点二亿美元的精确制导炸弹订单,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股价也因此暴涨了百分之七。这些情况似乎在暗示,事件的真相可能更为复杂。
柬埔寨宣称击落F-16的KS-1C导弹,是红旗-12的出口型号,它配备了无源相控阵雷达,七十公里的射程足以对第三代战斗机构成威胁。这款导弹在二〇二三年交付柬埔寨时,一些西方军事观察员曾讥讽其“孤零零守卫金边”,没想到它竟然在边境战场上直接与美制战机正面交锋。
然而,从技术细节来看,击落的说法也并非毫无疑问。泰国空军本身就装备着与KS-1C同款的导弹,并且在今年“金色眼镜蛇”军演中,他们已深度掌握了其性能参数。此外,柬埔寨仅有一套KS-1C系统,从首都机动至边境至少需要四十八小时。除非柬埔寨军队对此早有预判,提前将防空系统部署到位,否则在短时间内完成部署并实施打击存在困难。
权力与算计
这场冲突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今年五月二十八日。当天,泰国和柬埔寨两国军队在两国边境的柏威夏寺附近发生交火,这直接导致了后续军事对抗的升级。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曾试图私下解决问题,他致电柬埔寨首相洪森,主动示弱,希望能够平息局势。
然而,柬埔寨方面的举动却出人意料。在今年六月,洪森主动将这通私下通话的内容公之于众。此举使得佩通坦·钦那瓦在泰国政坛陷入被动,他的总理职务也被暂停。这一系列行为显然激化了双方的矛盾,随后泰国派遣空军对柬埔寨进行空袭,某种程度上也是柬埔寨“求得的”结果。
现在有观点认为,柬埔寨方面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其背后存在复杂的内部权力斗争。洪森作为在柬埔寨政坛执掌三十多年的资深政治家,如今已经年迈。他的几个儿子和女婿在柬埔寨国内缺乏足够的威望和影响力。因此,洪森被认为试图通过对外制造战争,为他的家族成员积累“战功”,以此来确保家族在他卸任或去世后仍能保持政治地位。
纵观柬埔寨周边的国家,老挝被许多人戏称为“由昆明铁路局管理”,而越南的军事实力又让柬埔寨望而却步。权衡再三,似乎只剩下泰国这个看起来相对“软弱”的对象。然而,这次泰国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直接让洪森撞上了南墙。
F-16战机的跨境攻击,其背后的决策权始终掌握在华盛顿手中。此前,在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冲突时,美国曾远程锁死了巴基斯坦F-16战机的武器系统。然而,此次泰国战机刚一越境,美制“九头蛇”激光制导火箭弹便精准地砸向柬埔寨军队阵地。这种对盟友F-16战机的“双重标准”操作,直接指向了美国削弱中国战略影响力的意图。
当泰国F-16战机轰炸柬埔寨指挥部时,位于暹罗湾的云壤海军基地雷达正扫描着海域。这个由中国援建的战略港口,未来有可能成为中国航母的停泊点。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透露出其深层意图:“迫使中国在柬埔寨和泰国之间二选一”。
如果中国向柬埔寨提供军事援助,就可能疏远与泰国这个高铁和5G合作伙伴的关系;如果中国坐视不理,那么“中柬命运共同体”就可能沦为一句空话。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同步对两国祭出了百分之三十六的惩罚性关税,进一步对两国经济施加压力。
军事实力上的悬殊对比,揭示了残酷的现实:泰国空军拥有四百九十三架战机,而柬埔寨军队仅有不足二十架老式米格机,空中优势的争夺在开始之前便已结束。当泰国空军的“鹰狮”战机在边境上空巡逻时,柬埔寨的士兵甚至穿着拖鞋操作六九式火箭筒,这种对比令人心酸。
经济上的巨大鸿沟也令人窒息。泰国拥有五千二百六十八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而柬埔寨仅为四百六十四亿美元,两者相差十一倍。这种巨大的经济差距,直接体现在战场上,转化为火力上的代差。当泰国军队的斯崔克装甲车越过边境时,柬埔寨T-55坦克的夜视仪甚至需要士兵手持探照灯来辅助操作。
而真正的代价,则是由无辜的平民来承受。冲突中,加油站被炸得火光冲天,橡胶园化为焦土,六万难民被迫蜷缩在临时帐篷里。中老铁路工地一片寂静,柬埔寨炼油厂的烟囱也不再冒烟,这场战火生生切断了地区的经济动脉。
武器的自主
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泰国和柬埔寨因何原因爆发军事冲突,中国都不希望看到双方开战。因为战争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直接冲击地区的稳定,引发资本外流。就像目前的东欧局势,波兰、德国等国家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俄乌冲突,但其国内资本仍因冲突外溢的风险,纷纷选择离开欧洲,转而流向美国以及中国。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的巴斯夫,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便批准了其在广东湛江总投资达一百亿欧元的工厂项目。
中国自然不希望看到类似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当前正千方百计地确保自身及周边地缘环境的稳定。如果中国此时向柬埔寨提供中远程防空系统,这无疑将激化局势,导致战争延长甚至进一步扩大。但实际上,中国一直在积极斡旋,最终在今年七月二十八日促使双方同意进行和谈。随后,泰国和柬埔寨两国都对中国在此次冲突中的斡旋表示了感谢。
这场地区冲突,意外地成为了军贸哲学的一次实战检验。泰国空军的F-16机群看似强大,但其投弹行动甚至需要美国卫星的授权才能执行,这暴露出其对外部技术依赖的脆弱性。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柬埔寨军队的KS-1C防空系统,虽然数量有限,但其发射按钮却是百分之百自主掌控。
在战火的洗礼中,泰国紧急向中国求购SLC-2E反炮兵雷达。这种在玉米地里匆忙完成的交付,实际上暴露了泰国对美制装备在战时可靠性方面的深层忧虑。与此同时,柬埔寨也加速接装中国制造的JY-27A米波雷达,并与中国教官一起构建了四百公里的预警网络。这套系统曾被证明在南海海域能够有效地逼退美军的电子战飞机。
当美国自豪于其“代理人战争”的精巧设计时,东南亚的国家已经悄然用实际订单做出了选择:马来西亚放弃了F-35战机转而采购中国的防空系统,印度尼西亚也将潜艇合同从原先的中韩两国竞标,最终独家授予了中国。这表明,武器的政治束缚,正在实战的经验中被这些国家逐一拆解。
笔者以为
尽管冲突最终以双方同意和谈告一段落,并得到了中国的斡旋,但停火次日泰国陆军仍越境铺设铁丝网,显示边境地区的紧张态势并未完全解除。这场东南亚的小规模冲突,在关于F-16战机是否被击落的“罗生门”之下,深刻揭示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大国如何利用局部冲突来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小国则在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外部的地缘棋局中艰难求生。
它不仅考验了各国武器系统的实际作战效能,更成为了一场关于国家军事自主权与战略选择的深刻检验。当华盛顿掌握的“开火键”如同悬在盟友头上的遥控器时,北京交付的导弹发射筒,正逐渐成为一些小国昂首挺胸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