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那会儿,李振庭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罚站是家常便饭。
那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因为和同桌交头接耳,又被拎到教师办公室站着。
站久了发现没人管,干脆坐老师椅子上歇着,听见脚步声再蹦起来。
李老师拿着学杂费收据说教,一年两块钱的学费不能白交。
问到"为谁学习"时,脑子一抽说了大实话:"为自己"。办公室瞬间炸锅,几个老师围过来,眼神活像看怪物。那年头说这话,跟现在当众说"996是福报"差不多离谱。
1972年的课堂上,"为革命学习"是标准答案。李老师痛心疾首的样子,仿佛这孩子已经走在资本主义邪路上。后来改口说"为革命",老师立马露出老母亲般的欣慰。这事儿搁现在看简直魔幻,但当时就这风气。
1978年恢复高考,村里炸开锅。女广播员李桂秋考上中专,比林彪叛逃还轰动。之前想进城得靠关系,现在一张考卷就能改命。第二年全村青年扎堆高考,结果全军覆没。政策转向就是这么快,"白专道路"的说法突然没人提了。
部队里更现实。转志愿兵是农村兵的出路,连队虽然不能决定谁上,但能卡谁下。炮兵连调来王社增和田忠民,明摆着是来占名额的。这种节骨眼上使绊子,等于断人前程。
1989年后政策又变,志愿兵能直接提干。腾峰考核时,有人想使坏让他不及格,理由竟是"看不惯他牛哄哄"。军事考核用战士标准考老兵,本来就不讲武德。最后成绩单上写个"良好",人家激动得直作揖。
机关投票提干更戏剧。许国拿着烟来串门,话没说出口就被看穿。同事想拉反对票,结果烟被没收了事。最绝的是王春行,提着蔬菜水果走关系,两条大鱼被半路截胡一条。第二天开会,吃人嘴短的直接跳出来投赞成票。
现在看这些操作,纪委得请去喝茶。但那时候就这样,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政策变来变去,底层都在见招拆招。李老师那代人觉得天经地义的事,现在成了段子。再过几十年,今天的理所当然,会不会也成了笑话?
当年说句实话能社死,现在说套话反而遭雷劈。时代这辆破车,到底要往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