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30 16:41 点击次数:173

别急下定论,周六全员到岗因何而起?排班与应急为主

近日一则疑似杭州银行(600926.SH)员工在社交平台的匿名帖引发关注:发帖人称“领导不来,全员周六从早到晚坐一天”,质疑城东支行存在“周末无偿加班”。第一财经核实后,支行回应称初步核查未发现强制全员周末加班,但不排除个别员工或团队因业务需要周末到岗处理,并表示会更多关注员工诉求、加强关怀。

这是个别偏差,还是行业通病?把事件放回更大的背景里看会更清楚。城东支行小程序显示个人业务营业时间是周一至周六9:00–17:00;7月该网点日均客流60.33人,周六仅33.48人,最高80人,7月5日仅33人。既然周六对外营业却客流明显少,为什么还会出现“全员到岗”?答案可能在于岗位划分和排班策略、以及应对临时业务或突发事件的预案——并不一定是管理层有意压榨,但员工的感受同样真实,不可轻视。

再看行业大趋势: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NIM)下行至1.42,较年初和一季度均有所收窄,不同类型银行间差异明显。杭州银行半年报显示,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0.93亿元,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总资产2.2356万亿元,贷款1.0094万亿元,存款1.3383万亿元,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520.8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4%,资本充足率14.64%。意思是:在守住风险和资本底线的同时,管理层仍面对增长与成本双重压力,前线的工作强度容易被放大。

针对如何既保障客户服务又维护员工权益,给出三点可操作的建议:

1、精准排班与弹性服务

按日、时段和业务类型分层排班。周六低峰可采用轮班、预约或延时服务窗口,避免“全员到岗、坐冷板凳”的尴尬场面,让人力与客流匹配起来。

2、明确补偿与心理关怀

对确需周末到岗的员工,建立清晰的补偿机制(调休或加班费)。同时开通员工心理支持渠道,领导不要只发个“注意身体”的群消息,实际行动更重要。

3、加速数字化与流程再造

通过线上预约、智能柜员和远程客服,把一部分柜面工作转到线上。既能提升客户体验,也能减轻前台人员的值守压力,长远看还能降低成本。

这起匿名帖反映的是行业在新周期里的内部张力,而不是对整个行业的否定。监管要到位,市场要灵活,效率和人本要并重。杭州银行已做出初步回应,接下来关键在于把承诺落到制度和数据上,真正把员工关怀和服务优化制度化、可量化。

我的一点感受是:机构不该把“省成本”变成“压人力”,员工也不应默默承受本可以通过制度解决的问题。你怎么看?周末网点服务到底该怎样在效率和人性之间找到平衡?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和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