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8-17 22:09 点击次数:165

刚要把高铁项目交付中国,后脚苏林访韩,越南也要学二桃杀三士?

1541公里、670亿美元、串联20个省市,这条贯穿南北的钢铁动脉,成了国际博弈的修罗场。 2025年3月,越南突然宣布与中国统一铁轨宽度,承诺采用1435毫米标准轨距;两个月后,越共总书记苏林却带着同一项目飞抵首尔,邀请韩国“共同推进高铁合作”。 面对中日韩三大高铁强国,越南亮出底牌:想要项目? 先交出全部核心技术! 结果三国集体退场,只剩越南本土车企长海集团接下烫手山芋。 这场持续20年的高铁博弈,最终演变成国家级的孤注一掷。

越南的算盘打得极精。 2024年6月总理范明政访华时,要求中国“转让高铁三大核心技术”,信号控制系统、自动驾驶模块和动力驱动专利。 他甚至搬出印度当筹码,暗示“印度企业也在竞标”。 日本更早遭遇类似局面:2010年提出的560亿美元方案被越南国会否决,理由是“造价抵半年GDP”。 法国阿尔斯通试图以分阶段技术转让破局,却被越南工贸部驳回:“必须一次性打包! ”德国西门子直接将报价抬至行业标准的四倍,韩国现代Rotem则因拒绝全盘转让退出竞标。 越南交通部长阮文胜在国会拍桌定调:“技术转让是投标入场券,否则免谈! ”

地理条件让难题雪上加霜。 这条铁路要纵贯长山山脉,施工队面临60%架桥、10%穿隧的极限挑战。 仅穿越中部50公里宽的山地屏障,隧道群造价就占预算37%。 更棘手的是资金窟窿:670亿美元相当于越南2023年GDP的14%,需日均28万乘客才能回本。 而当前河内至胡志明市的航空干线日均客流仅7.2万。 世界银行发出警告:若成本超支50%,利息将吞噬票务收入的127%;一旦失败,越南国家债务率将飙升至GDP的71%,远超60%国际警戒线。

地缘博弈彻底堵死退路。 当中老铁路将老挝对华货运量推高300%,越南出海口地位遭遇重创。越南紧急启动“泛亚铁路东线计划”,试图连接昆明与河内。 但中方要求“技术共享需让渡运营权”,越南转而引入日本方案,却因征地成本暴涨300%再度流产。 美国进出口银行拒绝为主权贷款担保,直言项目“财务不可持续”;中国金融机构则坚持采用中国标准轨距,否则切断融资渠道。 越南“经济靠华、安全倚美”的平衡术彻底失灵。

本土企业长海集团的接盘更像一场豪赌。 2025年5月,这家汽车制造商宣布自筹123亿美元(占20%),剩余80%靠贷款,要求政府担保30年利息。 他们的“两步走”计划充满冒险色彩:先建河内-河静、胡志明-芽庄两段平原线路,5年内通车;再攻坚最险峻的河静-芽庄段。 但地质勘探尚未完成,且越南本土铁路工程师不足2000人,不及京沪高铁团队的十分之一。 更矛盾的是:项目拒绝外资持股,却允许外国技术方参与运维,这种“主权换技术”的模糊条款引发国会激烈争论。

技术转让闹剧背后藏着越南的真实焦虑。 每逢夏季,富士康越南工厂因停电被迫停产,全国电力缺口年均增长10%。 高铁所需的庞大电力网络,才是越南最想获取的基建能力。当越南发改委内部文件曝光“三阶段战略”,2025年引进技术、2030年反向工程、2035年自创标准,中日企业瞬间看穿意图。 中国曾为雅万高铁在印尼建维护中心,但核心技术模块连螺丝钉都从中国进口;日本对越南提出的“全产业链转移”直接冷回:东海道新干线技术消化用了22年,越南凭什么5年速成?

670亿美元天价预算正引发全民反对。 河内市民街头抗议“用全民血汗造富人专列”,国会测算显示:若将这笔钱改造现有米轨铁路,运力可提升300%;投资电动卡车智慧公路网,物流成本能降42%;扩建支线机场更能覆盖90%人口。 但越南政府咬定高铁不松口,只因这关乎“东南亚高铁门户”的地位野心。 当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2027年接入泛亚铁路网,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动工分流货物,越南终于发现:二十年摇摆博弈,手里早已没有筹码。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