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将于2025年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正式启动,这是印尼作为新成员国、越南作为伙伴国加入后的首次峰会。会议聚焦 「全球金融体系改革」 与 「本币结算体系扩容」,旨在挑战美元主导地位。”
今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CIPS?
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即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导建设的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相当于中国版的“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但更聚焦于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发展历程
筹备与试点:201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CIPS项目,2015年10月推出一期系统,主要覆盖跨境贸易结算。
升级与扩容:2018年5月,CIPS二期系统上线,功能进一步优化,支持实时全额结算、清算账户管理等,系统运行时间延长至全天候,满足全球不同时区的业务需求。
持续拓展:截至2024年,CIPS已覆盖185个国家和地区,连接超过1300家银行,2024年交易规模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成为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核心通道。
核心功能与优势
高效清算结算: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直接投资、金融市场交易等各类支付业务,实现资金实时到账,降低结算成本和时间成本。采用多边净额清算或实时全额结算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安全性与稳定性: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加密和认证技术,保障支付信息安全,降低跨境支付风险。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简化人民币跨境支付流程,减少对美元等第三方货币的依赖,增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地位。为全球央行、商业银行及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民币清算渠道,促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与SWIFT的区别
对中国及全球的影响
对中国:提升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频率,降低企业汇率风险和结算成本。增强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对全球:为新兴市场国家提供多元化的支付选择,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促进全球金融体系多极化。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总结
CIPS系统的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随着金砖国家“本币结算体系扩容”等倡议的推进,其应用场景和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相关产业链企业也将受益于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