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7-21 01:41 点击次数:118

险资万亿活水来了?A股下周要沸腾?真相揭秘!

7月11日,财政部一纸新规引爆市场:国有险资全面实施“三年+五年”长周期考核,当年业绩权重骤降至30%。

这意味着险资再也不用被短期波动“绑架”,敢放手加仓A股了!

目前34.93万亿险资中,股票配置比例仅8%左右,若提升至政策上限的15%,将直接带来超1万亿元增量资金。

叠加三批长期试点2220亿、新增保费30%入市等政策,“国家队”弹药库已就绪。

下周行情会否因此逆转? 散户又该如何应对?

7月11日财政部发布的《通知》,彻底改写了险资考核规则。

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两大核心指标,从“当年+三年”考核变为“当年+三年+五年”组合,权重分别调整为30%、50%、20%。

这意味着五年期业绩占比高达70%,倒逼险资放弃短期博弈,转向长期价值投资。

新规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生效,国有险企必须立即执行。

财政部同步要求险企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优化现金流和风险平衡,挖掘优质标的增厚长期收益。

南方基金测算,新规将直接降低市场波动对险资决策的干扰,使其真正发挥“压舱石”功能。

险资入市空间有多大? 数据给出明确答案。

截至2025年一季度,险资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但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占比仅8.43%、7.56%。

若配置比例提升1%,就能带来3500亿活水;若达到15%的政策均值上限,增量资金将超万亿。

政策组合拳正在形成合力。

今年金融监管总局已三管齐下:上调权益资产比例上限至50%、批复三批长期股票试点2220亿元、计划调降股票风险因子10%。

更关键的是,从2025年起大型险企每年新增保费的30%必须投入A股,按万亿级保费规模估算,年增3000亿资金。

险资近期动向已显露布局痕迹。

2025年一季度,平安人寿等6家险企举牌12次,创近年新高,标的集中于银行股(如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和公用事业板块。

东吴证券调研发现,险资在新会计准则下更倾向高股息资产,通过FVOCI记账平滑利润波动。

例如新华人寿举牌杭州银行和北京控股,瞄准的正是稳定分红与现金流。

市场结构因此悄然改变。

中欧基金对比社保基金案例:长周期考核下其A股年化收益达11.6%,证明制度优化能增厚收益。

广发证券指出,险资持股周期将从公募平均1.2年延至3年以上,推动A股从“趋势投机”转向“现金流折现估值”逻辑。

当前银行、电力等高股息板块最受青睐,长江电力股息率已达4.2%。

不过增量资金不等于普涨行情。

2024年险资增配的3061亿权益资产,几乎全数流入权重股,导致大盘股上涨而小盘股滞涨。

今年一季度,险资调研804次覆盖电子、人工智能、医药板块,但实际持仓仍以银行(33.8%FVOCI持仓)为主。

散户若想分羹,需警惕结构分化风险。

政策落地后的市场反应已有预演。

7月11日新政发布当日,券商板块放量600亿,外资投行集体唱多中国资产。

#图文打卡计划#但银行股次日回调拖累指数,三大股指收出十字星,显示多空博弈加剧。

机构普遍认为,短期震荡是调仓必经过程,万亿级资金入场需要时间。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