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耀世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11-20 17:12 点击次数:106

俄军战法大变样,导弹洪流开路,一天歼灭一个团:美军预警全失效

一波波导弹如同洪水般奔涌而来,乌军士兵形容这是“从未经历过的金属风暴”,防空系统在瞬间被淹没殆尽。乌克兰东部前线,俄军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如潮水般涌来。 2025年10月17日,俄军创下单日投放268枚制导炸弹的新纪录,同时出动了6024架巡飞弹无人机。

这些攻击波次经过精心设计,包含了不同性能、不同弹道、不同速度的各型导弹和无人机,远远超过了乌军防空系统的拦截上限。

俄军总参谋部电子战部队在开战前30分钟启动了“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对预警雷达实施全频段电磁压制。 这种战略级电子战系统有效干扰了乌军指挥和信息系统数据传输,为后续导弹突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俄军采用的新型“饱和攻击”战术让乌克兰防空系统陷入瘫痪。 单个波次中,俄军会同时发射大量不同性能的导弹,包括天竺葵-3喷气式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等多种武器。

“天竺葵-3”巡航导弹无人机群采用50-100米超低空突防方式,有效规避了AN/TPY-2雷达探测范围。 与此同时,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实施中高空突防,形成立体打击态势。俄军还启用了战略储备的Kh-22导弹。这款重达930公斤的导弹从25公里高空以4马赫速度俯冲,550公里的射程让美军防空预警系统难以应对。

这种多层次突防战术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体系破击”,通过反辐射导弹、超音速导弹、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的协同运用,形成完整的“侦-控-打-评”作战闭环。俄罗斯国防部2024-2027年导弹采购文件显示,俄军计划以每年3000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速度扩大其武器库。 这一数字超过了整个美国和北约的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产量。

俄罗斯军工体系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生产,能够以150万美元单价生产“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以300万美元单价生产“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 此外,俄军还以200万美元单价订购了1225枚Kh-101巡航导弹。“天竺葵”系列巡航导弹式无人机的年产量达到数万架,远程防区外精确制导弹药年产量也突破上万枚。 这与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年产量仅650枚形成鲜明对比。

俄军这种产能爆发源于其军工体系的全面转型。 俄罗斯已将70%国防企业转向无人机生产线,产能提升了300%。 导弹和制导炸弹的关键部件实现完全自主生产,月产能力比战前增加了三倍以上。“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是俄军电子压制的核心装备。这套系统安装在7辆“卡玛兹”重型卡车上,具有超远干扰距离,最高可达8000公里。

该系统能够自动截获工作频段内的电磁信号,实现对敌高频、甚高频、超高频无线通信信号的自动侦测、判别和分类,并选择最佳方案实施干扰和压制。俄军将电子战和网络战结合起来,探索“电网一体”框架下的信息作战样式。 在实战中,俄军注重电子战与打击兵器的协同运用,实现“电火一体”的作战效果。

“摩尔曼斯克-BN”系统不仅可以干扰压制陆、海、空、天各维作战空间内作战平台之间的通信,还能干扰压制各维作战空间之间的通信。 这使得依赖短波通信的北约指挥体系面临严重挑战。俄军大量使用低成本无人机进行饱和攻击,极大地消耗了乌军的防空资源。 “天竺葵-2”无人机月产量已达5000架,这种单价仅数万美元的无人机却能够迫使乌军使用价值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乌军士兵表示,巡飞弹无人机带来的持续嗡嗡声让他们处于极度紧张状态。 俄军单日6024架无人机的投放量意味着平均每分钟就有4架无人机侵入乌军领空。俄军无人机使用占比已提升至前线火力的40%。 俄军还成立了全球首个无人机航空兵种,将“柳叶刀”、“立方体”等攻击型无人机投入实战,结合电子战系统瘫痪敌方装备。

这种低成本战略还体现在俄军对传统武器的改造上。 俄军通过批量生产UMPK套件,将库存的非制导炸弹转化为精准打击武器,每枚成本仅需数千美元。 改装后的炸弹射程从最初的30-40公里提升至超过150公里。俄军的攻击具有高度针对性。 2025年10月17日,俄军不仅投下了268枚制导炸弹,还发动了109次空中打击,地面炮兵部队进行了4941次炮击,其中117次使用了多管火箭炮。

俄军重点打击了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 乌克兰东部电力系统已几乎被完全摧毁,彭博社的数据显示,60%的天然气产量因袭击陷入中断。哈尔科夫州CHPP-5热电站、克里沃罗格热电厂、扎波罗热市第聂伯罗水力发电厂、基辅5号热电厂、特里皮尔斯卡热电厂等关键能源设施接连遭到毁灭性打击。

俄军还将乌克兰的军工企业作为重点打击目标。 过去几个月,多家生产无人机和装甲车辆的工厂遭到了精准轰炸。 这些打击不仅削弱了乌军的战斗力,也切断了西方装备的维护链条。乌克兰防空部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使用价值百万美元的“爱国者”导弹拦截几千美元的无人机或制导炸弹,乌军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经济负担。

西方援助的防空系统数量有限,乌军依赖的老旧S-300系统难以有效应对现代威胁。 更严重的是,防空导弹库存正在快速消耗,某些型号的拦截导弹库存已无法支持持续高强度的作战。乌克兰军方报告称,乌军防空系统经常因长时间作战而过热失效,严重影响了防空能力。 乌军曾尝试将有限的高端防空系统前置部署,虽然成功击落了数架苏-34,但也暴露了“爱国者”系统的弱点,俄军随后用弹道导弹摧毁了前沿部署的“爱国者”系统。

英国BBC的报道描绘了更严峻的民生图景:这个冬天,乌克兰人每天将面临长达20小时的断电断暖困境,即便是重点保障的基辅州,也已有超过一半用户遭遇大规模断电。俄军的轰炸战术经历了显著演进。 冲突初期,苏-34战斗轰炸机需要冒险进入敌方防空系统的20公里范围投弹,导致多架飞机被击落。到了2024年秋季,第二代滑翔制导炸弹将攻击距离延伸到70公里,而最新的第三代炸弹射程突破了130公里,连乌军最先进的“爱国者”系统也难以有效拦截。

俄军苏-34战斗轰炸机采用了“打了就跑”的战术,总是在乌克兰防空导弹射程边缘游弋,巧妙避开危险。 借助滑翔制导炸弹的远程打击能力,苏-34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空域实施精准打击,大大降低了被击落的风险。俄军在9月下旬动用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了一套价值11亿美元的“爱国者”防空系统。 这一行动给乌军防空网络造成了沉重打击,展示了俄军多层次打击能力的有效性。

配备雷霆-1、雷霆-2制导套件后,普通的FAB-500炸弹可被投射至200公里外,即使苏-34战机在俄罗斯境内起飞,也能直接轰炸基辅、哈尔科夫等乌克兰纵深目标。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