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红海与也门地区局势持续紧张,胡塞武装与美军的对抗引发全球关注。胡塞武装凭借低成本的自杀无人机,多次对美军及其盟友目标发动攻击,迫使美军耗费巨额资金进行防御拦截,形成一场令人咋舌的“成本不对等”较量。与此同时,历经美国高达70亿美元的空袭后,胡塞武装不仅未被削弱,反而呈现出越炸越强的态势,让美国在这场军事博弈中骑虎难下。
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出于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多次对以色列相关目标以及红海海域的商船发动攻击,其中自杀无人机成为其重要作战武器。据了解,胡塞武装使用的自杀无人机成本极为低廉,单价仅300美元左右。然而,面对这些“廉价杀手”,美军的防御却代价高昂。为拦截一架胡塞武装的自杀无人机,美军平均需发射价值230万美元的防空导弹,这种悬殊的成本对比,堪称现代战争中的“奇观”。美军在红海地区部署的防空系统,虽具备强大的拦截能力,但面对胡塞武装频繁的无人机袭击,也只能无奈陷入“高射炮打蚊子”的尴尬境地,作战成本不断攀升。
从今年3月开始,美国联合以色列等盟友,对胡塞武装控制区域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行动,累计投入高达70亿美元的军事资源。美军战机频繁出动,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设施、导弹阵地、训练营地等目标进行了密集轰炸。但令人意外的是,胡塞武装不仅未被消灭,反而在战火中愈发强大。一方面,空袭进一步激发了也门民众的反美情绪,众多年轻人出于对国家主权的捍卫和对美军暴行的愤怒,纷纷加入胡塞武装,使其兵力得到扩充;另一方面,胡塞武装凭借也门复杂的地形条件,如山区的洞穴、隐蔽的山谷等,巧妙地隐藏军事设施与人员,极大地降低了空袭的效果。此外,胡塞武装还得到了部分外部势力在军事技术和物资上的支持,帮助其不断改进和补充武器装备,保持战斗能力。
美国并非不想通过军事手段彻底解决胡塞武装的威胁,但经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后,美军高层通过成本核算与战略评估发现,继续对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战争实在是“亏本买卖”。高昂的作战成本、难以实现的战略目标,以及国内日益增长的反战声音,都使得美国在军事行动上畏缩不前。继续投入大量资源作战,可能导致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资源进一步枯竭,影响其在其他地区的战略布局;而若停止军事行动,又难以接受颜面扫地的结果,同时还担心胡塞武装会进一步扩大攻击范围与强度。 #热点观察家#
国际社会对这一冲突高度关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多次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但目前来看,胡塞武装与美军的紧张对峙仍在持续,未来局势走向充满不确定性。这场军事对抗不仅考验着美国的战略决策能力,也对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世界正拭目以待,看这场不对等的军事较量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