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9-18 04:15 点击次数:140

美国绝非苏联,勿低估其战争决心与实力

美国和苏联,不是一家子,别看冷战老搭档一个个嚷嚷着要打,这骨子里的气质差得太远。美国人能这么久没跟中国干上,归根结底还是兜里还有点家底,能靠挥舞肌肉来吓唬人。但世道一变,真到了走投无路的那天?就冲老美那种“遇事先撸袖子再说”的作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擦边球谁敢说他不会率先踢出去?

你得明白,这个国家,和“打仗”这俩字真是如影随形。美国历史课本写得光鲜亮丽——独立精神、自由旗帜,可真刨开那点理想,背后其实全是炮火味。最初不就是一帮殖民地不想再给英国人交税,干脆拿枪干起来。独立战争,靠的就是一腔热血和实打实的战争机器。等到后来南北还得合一,哪能靠什么说服教育?打了四年南北战争,尸山血海,死的人甚至超过后来两次世界大战。“自由解放”什么的,听着好,但你说这不是靠枪子儿砸出来的吗?就连军火公司这种怪胎,也是在那时候一边造枪一边数钞票,国家大业、资本主义,原来可以这样相辅相成。

1898年,故事转场。和西班牙的战争,那是美国第一次跑到别人家门口去指指点点。古巴、菲律宾变成地盘,尝过海外扩张这口蜜,嘴上说是“解放”,心里其实在偷笑。不夸张地说,自那以后,美国骨头里就带着那点“老子全球最大”的野心。

等后面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不是一开始就冲进壕沟。他们更像在看一场大戏:你们撕破脸,我在岸上卖爆米花——哦不,是卖武器。等敌我双方都快打残了,才“正义出场”,再顺理成章地收拾残局、收割红利。这套吃战争红利、转手变老大的把戏,苏联真学不来。苏联硬碰硬拼到家底散尽,美国却偏会算账,账盘得贼精明,每次都能躺赢一把。

冷战来了,又是新戏码。明着不敢丢核弹,那就搞点小动作。朝鲜半岛硝烟没了,他们的影子还在;越南的老林子,被美国人弄得一团乱麻。战场永远挑在别人家,自己这边安然无恙,还能测新武器、练练兵。你得说,这种玩法,够聪明也够冷酷。惯性一旦养成,想收都收不住。

苏联一倒,美国更是为所欲为。什么海湾、科索沃、伊拉克,随手挑一桩战争翻出来,都是“正义光环”加“利益算盘”合体。战争成了习惯,成了解题公式。遇到事,第一个反应不是谈判,也不是让步,而是找个理由先弄几发导弹。想想真可怕,又挺可悲。

说到现在,为什么还没对中国动真格?其实还是那一套,把蛋糕、肌肉和后门都摆出来,看你是不是先怂。他们有遍布全球的军港、核动力航母像钱币一样叮当作响、全球盟友一呼百应。“肌肉秀”就已经够别人喝一壶,自然不必真动刀枪。这个法子,打打芯片牌、搞搞技术禁令,随时南海搅浑水,一切看上去都像当年对付苏联那一套,只不过主角换了,配方没变。

但,时光在变。以前说技术封锁就能卡住对方咽喉,现在中国照样搞出来隐形战机、高超音速导弹。他们那点航母舰队,在亚太再横也不算全无破绽。至于本土?美国工业外包到没边,零件到关键时候还得掏钱买,真打起来能不能撑下去,谁能拍胸脯打包票?

每回美国历史走到十字路口,发现老套路行不通了,他这骨子里的“战争冲动”就会冒出来。你要是以为他能坐下来慢慢谈判,真是想多了。他们有时会先试点“擦边球”——台海、南海,出动舰机搞阵仗,暗地里帮点“台独”递把刀子,甚至搞点“偶发冲突”。大规模开打不一定,但搞点危险试探,美国最擅长了。

美国早就把“战争”养成了家常便饭,从来不是被逼到绝路才用——更多时候是把它当作头号工具。苏联搞消耗,最后耗死自己;美国却擅长通过战争给自己续血,步步为赢。这种像“打鸡血”一样的疯狂,其实一直都在。别被眼下的谨慎迷惑了——当那些盘算和资本都不灵了,那根手指,也许很快就会扣下扳机。历史教过我们,老美做事,永远不能低估他的胆量和决绝。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