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上,股价常年徘徊在3元附近的个股往往被贴上垃圾股标签,但新兴铸管(000778)却成了例外。 2025年二季报显示,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重仓持有5010万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而知名牛散张素芬更是连续7个季度加仓,累计持有3650万股,浮盈超60%。 这只看似不起眼的低价股,背后竟聚集了养老保险基金、北向资金等多路机构,二季度北向资金额外增持848万股,合计持股达3101万股。
社保与牛散的共同选择
张素芬的持仓风格一贯明确:专注5元以下低价股,尤其偏好央国企背景、估值低且契合政策风口的标的。 她采用“倒金字塔加仓”策略,从2023年二季度起每个季度稳步增持新兴铸管,最终将其买成第三大重仓股。
与其逻辑类似,社保基金看中的是“安全垫”与成长性的双重保障。 新兴铸管作为全球球墨铸铁管龙头,传统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2025年8月刚中标2623万元供水项目,而储能新赛道则成为其业绩爆发点。
储能硬实力
2025年2月,新兴铸管投资9.39亿元的全钒液流电池项目正式开工,到10月国内首条自动化生产线已投产,同步启动风光储一体化零碳车间。
该项目规划年产3万立方米钒电解液及134MW/536MWh储能电池,预计年营收15.39亿元。 技术层面,公司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先进技术,解决规模化生产难题,全钒液流电池具备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的优势,尤其适配电网侧大规模储能。
政策东风
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1.8亿千瓦,对应新增投资约2500亿元。 市场已提前反应,8月国内储能系统招标规模同比激增5倍,头部企业订单排至2026年。
新兴铸管此时落地生产线,恰好卡位行业风口。 此外,公司客户资源优质,2023年年报显示前五大客户包括三家国有电力集团和一家大型光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6.2次/年,高于行业平均的4.8次/年,财务风险可控。
低价≠低质
尽管股价仅3.79元,但新兴铸管市盈率不足19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4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35%,净利润增长28%,毛利率维持在27.5%。
其央企属性进一步强化抗风险能力,传统铸管业务全球市占率领先,2025年上半年营收177.28亿元,优特钢销量同比增长6.32%。 这种“传统业务托底+新赛道发力”的模式,成为机构敢于长期押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