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学院网站说,8月21日那天,仁爱礁附近突然出现了一大批中国船只,还在潟湖里进行各种演练。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海警在马尼拉湾的“封堵”行动也展开了,让菲律宾真是急得不行。
菲律宾海军和军方人员立马把情况告诉了驻菲美军,也请求在关键时刻给予海上和空中帮忙,可是他们喊了半天,得到的回应就一句“密切关注”,就没有其他动作。这种局势,跟小马科斯之前去美国时遇到的事儿,简直一模一样。
先聊聊菲律宾这边的小心思吧。
菲律宾的经济增长连续三个季度都没达标,街头示威的人还不少。这个时候,小马科斯政府就喜欢把焦点往南海引,算是他们惯用的小把戏。
今年一回来,菲律宾在黄岩岛和仁爱礁折腾了不少次,结果都挨了打。不过,他们还是没放弃,继续琢磨着在南海闹点动静,想搞点大新闻。
再描述一下美国那边的态度吧。
美国在菲律宾布了9个军事基地,每年投入1.2亿美元搞防务合作,但这钱可不是白花的。说白了,就是花钱请菲律宾帮忙当“门卫”。美军得靠这块南海战略要地,可真要跟中国硬碰硬,自己又是躲得远远的。
这回菲律宾求帮忙,美方一点反应都没有。说得再直白不过:想让美国出手帮忙?门都没有。出点小钱还能考虑,出人就打住了。就像之前小马科斯去美国,想让特朗普给点关税优惠,结果只帮忙把关税从20%降到19%,还得把自己市场完全敞开给美国货,这算盘一打下来,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中国的应对策略一直都很明白。
仁爱礁和马尼拉湾这两个地点,显然都是针对菲律宾之前的挑衅行动。近期,菲律宾的船只频繁闯入黄岩岛地区,还在仁爱礁不断做出挑衅,比如,最近菲律宾非法“坐滩”57号舰,放出了两艘小艇,无视我方多次明确警告,用不专业又危险的方式靠近我海警正常执法的舰艇,明显就是在蓄意“碰瓷”、挑衅。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和碰瓷,我们当然得有所应对,不能任人猖狂。于是,就安排了在仁爱礁的军事演练,还派海警船到达马尼拉湾入口附近,给对方一点实实在在的压力。毕竟,用实打实的行动,比喊再多口号都来的管用。
更要紧的是,中国一方面坚持坚决执法,另一方面也没有中断和东盟商讨“南海行为准则”。两方面同时推进,不跟菲律宾打虚的,是真不搞花架子。
这场角逐里,大家算得一清二楚。菲律宾想仗美国的帮忙,就得把国家安全当作租金,答应美军扩建基地,结果苏比克湾的渔民失去了南海的渔场,最终吃亏的还是菲国的民众。
美国花了1.2亿美元,提升在南海的“存在感”,还不用冒冲突的危险,这买卖真是稳赚不赔。
中国看起来像是在“主动出击”,实际上都在回应菲律宾的挑衅。不过,我们每次执法,都是在把争议海域的管控实打实地落实下来,这比在国际法庭上争嘴皮子要更靠谱。
眼下的形势里,有三件明摆着的事。一是菲律宾想靠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它那海警船平均年龄超过25年,像样的雷达根本配不上,真跟中国那些先进、吨位更大的海警船较量,撑不过几轮。
二是美国不会为了菲律宾拼尽全力。看看乌克兰的情况就知道,美方的援助从来都带着不少限制和条件,就算如此,美国也未必会真心全力相挺。所以,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想着靠美国帮忙,在南海争取更多利益,大概是一厢情愿罢了。
三是中国的底线越来越明确了。仁爱礁、黄岩岛这些区域,都是中方的核心利益所在,一碰就得付出代价。
说到底,这场角逐拼的不是谁叫得响,而是谁能真正把利益掌握在手里,落实到行动上。菲律宾叫得最凶,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在南海侵占的岛礁和面积正逐渐缩小。
美国嘴上说要坚定支持菲律宾,一直表现得挺铁,但要是真遇到难题,最爱躲起来,不敢硬碰硬。有时候,嘴上说得漂亮,实际行动却差得远。
中国并没有大肆夸口,也没主动找事,但我们一直在稳步扩大控制范围,把实控区的掌握更加巩固。
说到底,南海局势这盘棋,最终还得看谁能把关键的棋子放在合适的位置。光靠喊口号没用,国家的实力才是真正说了算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