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挺有意思。8月券商金股表现那叫一个亮眼,东北证券组合收益率81.3%,开源证券72.5%,寒武纪单月涨幅110%…这些数字看着就让人眼红。但你知道吗?就在散户们摩拳擦掌准备9月大干一场的时候,量化数据却悄悄给出了完全不同的信号。
一、新闻背后的猫腻
看着这些光鲜亮丽的数字,我总想起18年前刚接触量化交易时的顿悟时刻。当时我也像现在大多数散户一样,天天追着新闻跑。直到有一天我发现,那些所谓的"利好"公布时,股价往往已经涨到高位了。
这就是A股最残酷的现实:买传闻,卖新闻。机构永远比散户快一步,等消息出来的时候,人家早就在高位等着你接盘了。就拿这次券商金股来说,8月涨幅那么猛,9月还能持续吗?量化数据给出的答案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二、当消息遇上真实交易行为
记得2025年伊朗和以色列冲突那次吗?表面看是突发事件打断了市场节奏,但量化数据告诉我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当时很多股票借机调整,但有些是真跌,有些却是假摔。
看这张图就明白了。同样是调整,华东医药和神州细胞的交易行为完全不同。一个是有机构参与的震仓,另一个就是单纯的下跌。这就是量化数据的魅力——它能帮你穿透消息的表象,看到资金真实的意图。
三、9月金股的量化密码
现在回到9月金股。中兴通讯、新易盛这些被多家券商推荐的股票,真的还有机会吗?我先看它们的交易行为数据。比如这个橙色柱体代表的机构活跃度指标,它能告诉你机构是不是真的在买。
很多散户看到券商推荐就冲进去,却不知道有些股票机构已经在悄悄减仓了。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消息,有人赚钱有人亏钱——差别就在于你能不能看到数据背后的真相。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在A股市场,消息永远比数据慢半拍。就像这两只股票,表面看都是调整后反弹,但量化数据清晰显示一个是机构震仓,一个是真跌。
PS1: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PS2:
「全景k线」数据是将:机构库存、空头回补、资金交点、强力回补、强力回吐等共计五个数据,用不同颜色映射到对应的K线中,态进行映射。样,观察市场,能够更直观、更全面、更系统。
不过,现在量化模型是越来越成熟了,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模型比对,看清各种机构交易特征。比如「机构震仓」就有明显的特征,它是交易上出现机构前期抛压,打压股价后的再回补的行为。所以只要能看到这种行为,就知道机构是否在震仓了。
对照下图,一目了然。
我现在基本不看新闻炒股了。不是说新闻没用,而是要先看交易行为数据确认机构的真实意图。毕竟所有因素最终都会反映在交易上,这才是最真实的市场语言。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那我们小散该怎么办?我觉得以下四点是不能忽视的:
不要盲目追券商金股
学会用量化工具分析交易行为
重点关注机构资金的真实动向
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记住,在这个市场里,能持续赚钱的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看清真相的。量化数据就是帮你看清真相的那副"眼镜"。
18年来我见过太多散户被消息牵着鼻子走。其实破解这个困局很简单——找到适合自己的量化工具,坚持用数据说话。然后你会发现市场其实没那么难懂。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