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耀世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09-10 17:24 点击次数:137

QFII二季度调仓800+新进重仓股,方向曝光

一、外资持仓曝光:银行股仍是"压舱石"

最近A股中报披露收官,外资机构的持仓动向终于浮出水面。数据显示,QFII合计重仓1145家A股公司,持股市值超过1400亿元。银行板块依然是外资的"心头好",宁波银行以361.63亿元的持仓市值位居榜首。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外资的调仓动作:813只个股获新进,173只增持,126只减持。机械、化工等周期性板块调仓频繁,而硬件设备、半导体等科技板块获得较大规模新进持仓。

看着这些数据,我不禁想起这些年亲眼目睹的市场风云变幻。外资的每一次调仓都不是无的放矢,背后往往暗藏着市场风向的转变。而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往往后知后觉,等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二、市场真相:一起跌但不会一起涨

现在的市场有个奇怪现象:一起跌但不会一起反弹。这背后其实是机构在调仓换股,制造"假摔真跌"的假象。

由于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市场缺乏突破的信心。4月7日以来,大多数机构采取了两头押宝的做法:既押注"红利股",又押注"小微盘"。结果银行板块涨幅超过12%,微盘股指数更是达到惊人的35%。但这种策略总有失效的一天。

更关键的是财报季即将来临。6月下旬到7月上旬是中报预告行情,8月下旬是正式披露中报,个股涨跌幅和业绩相关性会显著提高。机构们正在为这个关键时期做准备。

市场表现看似由短期因素左右,但你会发现消息的影响力越来越短暂,有的甚至以小时为单位。市场的波动强度远超大家认知,多数人陷入比赛获取消息快慢的误区中,却始终无法把握市场脉搏。

三、识破"假摔真跌"的把戏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假摔真跌"的把戏:

假摔:股价配合消息暴跌,利空消息不断加码。突然有一天你卖出后,股价开始翻转,次日就出现消息面逆转。你以为是自己获取消息慢了,实际是大资金导演的一出好戏。

真跌:股价配合消息上涨,利好消息不断加码。等你终于进场了,股价突然开始调整,次日就是利空消息加持。也可能是假摔配合利好,真跌配合利空的各种组合。

这些把戏的本质就是欺骗!正是因为机构动了调仓的心思,才会让那些消息看上去特别管用——他们要借用消息来掩盖自己的交易行为。

四、实战案例:如何识别"错杀"机会

对于那些被错杀的股票,表面看是受到市场拖累,实际上有些就是机构故意的。正因为对未来很确定,才会"倒车接人"。以后再遇到大跌突袭,一定要看清楚到底是真破位还是假摔?

或许有人问:这怎么看得出?其实股价是否真的破位,关键看是否有机构在撑着。如果有大资金参与,这种破位多半是做样子;反之可能就是被放弃了。

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工具可以帮我们看清这一点:先把所有交易行为数据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积累和大数据模型计算,就能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

图中橙色柱体反映的是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数据。如果这个数据越活跃,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时间越长。

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到:

左侧股票虽然大幅调整,但调整过程中机构数据持续活跃,最终股价继续向上;

右侧股票虽然破位后强力反弹,但反弹过程中机构数据早已消失,所以股价持续下跌。

看清这一点,就不会踏空行情或半路下车了!

五、结语

回到开头的外资持仓数据。外资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游刃有余,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全面、更及时的交易行为数据。而我们普通投资者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随外资脚步,而是学会用科学方法看清市场本质。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是:市场永远在变,但人性不变。机构利用人性弱点设下的陷阱也大同小异。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用客观数据武装自己,识破这些把戏。

量化数据最大的价值在于还原市场真相。当你能透过表象看到资金流动的本质时,"假摔真跌"的把戏就无所遁形了。

声明: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整理。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操作建议。市场上任何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诈骗行为。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