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耀世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10-24 13:57 点击次数:138

日本评选出最可爱女高中生,4.3万人投票13人入围。网友:就没有一个漂亮的

你看过一场4万多人海选,结果决赛选手却被全国网友追着骂“一个都不可爱”的选美比赛吗?这事儿就发生在日本,而且每年都来这么一出,简直成了固定节目。

日本搞了个叫“最可爱女高中生”的比赛,听着名头挺大,参赛人数也确实吓人,4万3千多人报名,跟咱们这儿考公务员似的。

可折腾了好几个月,千军万马杀出来的13个决赛选手一亮相,网上的风向就彻底变了。日本网友们简直是炸了锅,评论区那叫一个惨不忍睹,火力全开,一点面子都不给。

点开评论区,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毒舌”攻击。“没有一个可爱的”、“令人失望透顶”,这种还算是客气的。更狠的直接开喷:“高中生化那么浓的妆干嘛?”、“这哪是选JK,分明是选夜店咖吧?”、“我寻思着我们学校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比她们强啊!”

还有人更绝,说真正可爱的女孩子根本就不会来参加这种比赛,言下之意就是,这群人都是歪瓜裂枣里挑将军。

说实话,点开那13个女生的照片,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个个都是厚重的滤镜,标准化的网红妆容,眼线画得能飞起,嘴唇涂得跟刚吃了小孩儿似的。

你说她们是高中生吧,那股子成熟劲儿比好多社畜都足;你说她们是大人吧,脸上又透着一股没褪干净的稚气。这种拧巴的感觉,让很多习惯了清纯自然风JK的日本人大呼受不了。

他们觉得,女高中生的美,就该是素面朝天、穿着校服在阳光下奔跑的样子,而不是这种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精致娃娃”。

这事儿就挺有意思的,一边是主办方和选手们卯足了劲儿往“偶像化”的标准上靠,一边是广大网友不买账,觉得这完全背离了“高中生”这个身份该有的样子。这到底是审美出了问题,还是大家对“可爱”的定义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更有意思的是,这帮人搞选美还搞了个“男女搭配”。就在“最可爱女高中生”被骂得狗血淋头的时候,隔壁“最帅男高中生”的比赛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同一个主办方,差不多的赛制,连宣传口号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中二气息。

那一年的“最帅男高中生”冠军叫松本仁,奈良县的,长得确实挺清秀,有点韩国男团练习生的意思。

但奇怪的是,男生的比赛,网上的骂声就少了很多。大家顶多就是讨论一下谁更帅,或者调侃几句发型有点非主流,很少有人会像攻击女选手那样,上纲上线地批评他们“不像高中生”。

这双重标准玩得可真溜。好像社会对女孩子的条条框框总是特别多,你得清纯、得自然、得符合大众想象中的“邻家妹妹”形象,稍微打扮得成熟一点,就成了“不正经”。

而男孩子呢,只要长得帅,染个头、打个耳洞,大家反而觉得这是“个性”、“潮流”。这种差别对待,其实也挺让人深思的。

你可能会问,既然被骂得这么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挤破了头想参加呢?答案很简单:名和利。这种选秀比赛,在日本就是一条通往演艺圈的捷径,一个名副其实的“登龙门”。

别看这比赛现在搞得跟网红大赛似的,它最早可是从街头时尚杂志的素人街拍演变过来的,算是有那么点“历史底蕴”。

对于那些怀揣明星梦的少男少女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旦在比赛中拿到好名次,哪怕只是进了决赛,都有可能被经纪公司看中,从此走上星光大道。

你看往届的冠军,比如那个叫福田爱依的,拿了冠军之后,立马就签了公司,又是演戏又是上综艺,人生轨迹彻底改变。这种活生生的成功案例摆在眼前,谁能不心动?对于那些出身普通家庭,又想挤进娱乐圈的孩子来说,参加比赛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所以,就算明知道会被骂,会被无数双眼睛挑剔,他们也得硬着头皮上。因为在这条名利场的跑道上,关注度,哪怕是负面的,也是一种资源。

就在这一片争议和骂声中,比赛还是得继续下去。最终,那个被全民吐槽的决赛圈里,还真就选出了一个冠军。这个人,就是来自静冈县的11号选手,一个叫Miyu的女孩,本名叫幸田みゆ。

说实话,当冠军名单公布的时候,很多人都挺意外的。因为在13个选手中,Miyu的长相并不算是最出挑的,甚至在某些角度看起来有点普通。

但她身上有种奇特的亲和力,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不像其他选手那么有攻击性,反而多了几分邻家女孩的甜美。可能也正是这种“无公害”的气质,让她在最后的评选中占了优势。

主办方给出的理由是,她身上有成为偶像的巨大潜力。这话就说得很明白了,他们选的不是“最可爱的女高中生”,而是“最适合当偶像的女高中生”。可爱只是一个外包装,内核还是得符合商业市场的标准。

Miyu的夺冠,就像是给这场闹剧画上了一个不好不坏的句号。

争议声小了点,但大家心里的那个疙瘩还在。她拿到了50万日元的奖金,还有大公司的签约合同,算是实现了梦想的第一步。可这场胜利,究竟是她个人的成功,还是对那种“标准化审美”的又一次妥协呢?

其实,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正被一种“标准答案式”的美学绑架。

打开社交媒体,铺天盖地的都是网红脸、A4腰、筷子腿。美,好像变成了一套可以量化的数据。女孩子们为了迎合这种标准,拼命化妆、P图,甚至不惜去整容,把自己变成千篇一律的模样。

有社会心理学家就分析过,在社交媒体时代,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感很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当点赞和关注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去模仿那些受欢迎的“模板”,从而丧失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这场“最可爱女高中生”的选拔,不过是这种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罢了。那些女孩们,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浓妆艳抹,她们只是觉得,只有那样才能在成千上万的竞争者中被看到。

当“可爱”变成了一门生意和一场竞赛,我们究竟是在寻找美,还是在扼杀美?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