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沙嘎哦~"这声带着浓浓北海腔的吆喝,在抖音上火了。镜头里那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蹲在沙滩上,手里捏着两只挥舞钳子的沙蟹,笑得见牙不见眼。谁能想到这个被网友戏称为"沙蟹哥"的欧大发,一年前还是个被裁员后走投无路的失业青年。
欧大发出生在广西北海一个普通渔村。家里四个孩子,他排行老大。父亲在村口摆摊卖猪肉,母亲在码头帮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20年那个冬天特别冷,父亲突然病逝,留下21岁的欧大发和三个还在读书的弟妹。母亲咬着牙凌晨四点就起床去码头搬货,一个月挣不到两千块钱。欧大发攥着退学申请书,手抖得像筛糠。"妈,我不读了,我去打工。"母亲一巴掌拍在桌上,灶台上的煤油灯晃了晃,照得她眼角的泪亮得刺眼。
在南宁打工的日子就像被塞进流水线的零件。欧大发每天要装三千多个快递盒,手指磨出血泡也不敢停。八人间的宿舍下铺,他缩在被窝里看手机,银行卡余额显示73.5元。2023年公司裁员的消息传来时,他居然松了口气。回家的长途大巴上,窗外的甘蔗地一片连着一片,他心里直发慌:"难道要像爸一样,卖一辈子猪肉?"
转机来得意外。那天赶海,欧大发随手拍了段挖沙蟹的视频。浓重的北海腔把"沙蟹"说成"沙嘎",尾音拖得老长。第二天醒来手机炸了,五十多万播放量!评论区热闹得像过年:"这口音太上头了!""听你喊沙嘎,想起我爷爷了..."亲戚们却直摇头:"拍这玩意儿能当饭吃?"母亲忧心忡忡地劝他:"儿啊,还是去考个辅警稳当..."
欧大发发现了个秘密。城里人看他的视频,买的不是海鲜,是那份赤脚踩沙滩的踏实。有个上海白领留言说每天加班到凌晨,看他的视频就像回到小时候。他开始认真琢磨怎么把渔村生活拍得更有味道。六叔公佝偻着背往他手里塞红薯:"你爸以前常帮我修屋顶..."弹幕突然刷屏:"破防了!原来他爸是这样的人。"
直播间里海鲜秒空,最多一场卖出去二十多万元。欧大发在村里开了个小店,专门卖沙蟹和海鸭蛋,雇了三个贫困户打包发货。母亲不用再凌晨去码头搬货了,现在最爱坐在院子里看儿子直播时网友刷的"阿姨好!"。有粉丝专门从北京飞过来,就为尝尝视频里那个"会笑的沙蟹"。
这个被网友称为"沙蟹哥"的小伙子依然住在村里的红砖房,每天照样赶海抓蟹。有次直播时突然下大雨,他顶着塑料盆继续吆喝:"下雨天沙嘎更肥嘞!"网友笑疯了:"这哥们是真爱这一行!"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在学他拍视频,渔村突然成了网红打卡地。镇上的泡沫箱厂接订单接到手软,老板逢人就夸欧大发是"活财神"。
城里来的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欧大发擦着镜头上的海水渍笑了:"哪有什么技巧?就是把日子过真点儿。"他记得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海里的鱼虾不会骗人,你付出多少力气,就能捞上来多少货。现在他总算明白了,原来手机也能当渔网用。
最近欧大发在视频里加了个新环节——教网友说北海话。"沙嘎不是螃蟹,是沙蟹!""靓嘢就是好东西!"评论区里天南地北的网友学得热火朝天,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全网最治愈的方言课"。六叔公偶尔会入镜,老人家用布满老茧的手剥开沙蟹壳,黄澄澄的膏淌下来,弹幕立刻飘过一片"馋哭了"。
渔村的傍晚总是特别美。欧大发蹲在码头整理渔网,远处传来弟妹放学的笑声。母亲在院子里摆好饭菜,飘来的香味里混着海鲜的鲜甜。他摸出手机拍下这一幕,配文还是那句熟悉的:"卖沙嘎哦~"只不过这次,评论区里多了条热评:"看了你的视频,我决定回老家开民宿了。"
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