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西太平洋上空乌云密布。
一架英国皇家海军的F-35B战机从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腾空而起。
它本该展示北约盟友的空中协同优势,却在半小时后因引擎故障迫降加贺号甲板。
这架价值1.2亿美元的隐形战机像只折翼铁鸟,蜷缩在改装直升机母舰的狭小空间里。
英国水兵们沉默地检修,而美军指挥官盯着雷达屏上的另一个红点,中国电子侦察船“玉衡星”号正抵近至30海里处。
这场代号“高桅杆行动”的演习从开始就充满戏剧性。
美英硬凑的4艘航母编队攒鸡毛凑掸子,在菲律宾海摆出封锁阵型。
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的蒸汽弹射器时好时坏,甲板维护组昼夜抢修。
日本加贺号尽管涂装了崭新舷号,飞行甲板却空荡荡,42架订购的F-35B只到货18架,此刻全靠借调英国战机撑场面。
最尴尬的是威尔士亲王号,24架舰载机中有2架刚起飞就报警,被迫转降冲绳基地。
这艘耗资32亿英镑的巨舰,护航舰队竟需西班牙挪威舰艇凑数。
而在四百海里外,中国海军的双航母编队正劈波斩浪。
辽宁舰的歼-15战机以每分钟一架频次弹射升空,模拟对海突击。
山东舰战斗群在硫磺岛西南展开防空阵型,055驱逐舰的相控阵雷达锁定演习空域。
一个月前,这两艘航母刚完成远航第二岛链的对抗训练,歼-15在关岛以东海域实射反舰导弹。
西方军事观察员被迫承认:中国舰载航空兵日出动架次已达美军80%。
那些“中国航母是纸龙”的论调,被实战化演训碾得粉碎。
美国选择较劲的地点充满象征意义。
菲律宾海这片湛蓝水域,两月前刚见证解放军21艘战舰的双航母会师。
当时055型驱逐舰拉萨舰率队卡住宫古水道,东西两翼航母战斗群形成夹击之势。
如今美英重返旧地,华盛顿号舰长却收到尴尬指令:规避中国东风-21D预设靶场海域。
五角大楼的推演报告显示,该导弹10分钟即可完成发射准备,覆盖半径1500公里。
演习海域的电磁频谱被彻底压制。
815A型侦察船“玉衡星”号如同幽灵,同时截获12频段雷达信号。
美军F-35起降数据、宙斯盾系统脉冲特征、甚至英日舰艇间的加密通讯,都被实时回传山东号航母指挥中心。
当英国飞行员抱怨数据链延迟时,解放军电子战部队正更新敌我识别库。
四艘航母的纸面数据背后,藏着难堪的算术题。
华盛顿号刚结束三年大修,反应堆管路渗漏未根治。
美利坚号两栖舰虽载有20架F-35B,但缺乏固定翼预警机支撑,被美军内部戏称“半艘航母”。
加贺号甲板耐高温涂层未达标,频繁起降会导致钢板变形。
真正具备完整战力的,仅剩带病出征的华盛顿号。
当三国指挥官在作战室标绘“反潜防线”时,俄军基洛级潜艇正潜伏演习区外围。
它刚参加完中俄“海上联合-2025”军演,声纹特征被故意暴露给美声呐阵列,这是中俄联合巡航的经典心理战术。
英国航母打击群司令詹姆斯·布莱克莫尔或许最懂其中讽刺。
他指挥的旗舰穿越三大洋来到东亚,护航的45型驱逐舰却因动力故障掉队三日。
西班牙护卫舰门德斯·努涅斯号不得不顶替防空哨位,其雷达兼容性差导致三次误报。
而在东京横须贺港,技术团队正拆解迫降的F-35B发动机。
洛克希德·马丁工程师发现:高温高湿环境下,升力风扇轴承的磨损速度超预期300%。
这个细节被写进五角大楼的机密评估:“西太环境使盟友装备可靠性下降至理论值37%”。
飞行员首次驾驶F-35B降落在威尔士亲王号时,甲板调度竟耗费47分钟,比标准流程慢两倍。
美海军陆战队员现场目睹误触紧急关车按钮,导致战机堵塞升降机。
而在同一时刻,辽宁舰的直-18预警机正监控整个演习空域。
其搭载的“神鹰”雷达可同时追踪二百目标,数据直通岸基东风导弹旅。
当美军欢呼F-35B完成跨甲板补给时,不知道自己的演习轨迹已成火箭军动态火力图的坐标参数。
8月12日演习落幕时,六国舰艇在雷达屏上散成光点。
威尔士亲王号转向新加坡整修,加贺号返回吴港等待舰载机。
华盛顿号则驶向横须贺船坞,它的核燃料棒已逼近更换周期。
唯有中国798号电子侦察船仍锚定宫古水道。
它刚刚上传最后一批数据包:包含美日加密通讯的117G破译样本。
这些数据将输入渤海湾的航母模拟中心,成为辽宁舰飞行员下一场红蓝对抗的想定素材。
西太平洋的波涛从不为阅兵式停留。
当美利坚号两栖舰的飞行甲板在烈日下变形翘曲,当英国水兵抢修故障战机的汗水滴进菲律宾海。
这些细节都被同步至山东舰的作战评估室。
双航母编队的参谋官们在海图上画了个红圈:半径1500公里,覆盖台岛以东靶场。
那里将是下次实弹演习的坐标,没有盟友助阵,无需硬凑阵容,只有钢铁与意志的纯粹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