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多,别的小区还很安静,西部舞厅门口早已热闹起来。摩托车、助动车停了一排,来这里的叔叔阿姨有的甚至要换乘两三趟公交,再骑上一程,就是为了准点进门。抢好位置其实都不算啥,关键是人多气氛好,谁都不想错过早上的第一首曲子。有阿姨在一旁开玩笑,“买菜要排队,那是旧社会;现在跳舞排队,证明我们生活好了呗。”
都说12块钱很难买到什么,现在这点钱进一趟舞厅,大家收获的可远不止欢乐。推门进去,舞曲正嗨,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几百人时而交谈时而舞动,有人说这是咱们老年人的专属乐园,在迪士尼和咖啡馆之间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圈。可围观的人一拍照,有的大爷急了,“别拍,家里人要问我怎么回事,回家老婆还以为我乱来,要离婚呢!”有人还嚷嚷,“加退休工资都拍没了!”其实啊,大多数人就是单纯来锻炼身体,图个乐呵。
今年92岁的张老,每天都从顾村赶来。别说新朋友,就连身体都比在家时硬朗。他说,同龄人不少渐渐离开了,这里其实也是在和孤独较劲。还有夏哥,退休前是纺织厂工人,年少时身体不太行,经常“三高”,但跳舞几年,体重掉下来,人也精神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单位就有舞厅,那时候时兴跳舞,到现在这习惯也丢不掉。”夏哥基本风雨无阻,每天准时报到。
舞厅的春天也不是没烦恼,许老板1997年从福建来上海打拼,这生意做了快三十年了。普陀一带的舞厅关得差不多,就剩下他家的西部舞厅。靠门票和点茶水养活店铺,老板自个儿都说真不容易。有时候他也想,是不是还要坚持下去?可转念一想,这些叔叔阿姨们对这里有感情,不少常客一跳就是二十年。每当天微亮,三两熟人结伴到场,整个地方才有了“烟火气”。
不少网友看完后也挺羡慕:“啥时候我也能这样跳着舞老去?”“父母要愿意出去交朋友,真该鼓励”。也有人担心这类生活以后会变少,希望这些舞厅能撑得更久一点。
其实仔细想,他们收获的不只是舞步和健康,更像是在拿自己的晚年主动做主。是啊,只要心不老,哪里都是乐园。你认识这样爱舞的叔叔阿姨吗?说说你对这种“老年迪士尼”的看法吧!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