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妇产科工作这些年,接诊过不少妊娠期合并胆结石的病例。就说有位患者吧,怀孕前身体没啥毛病,可怀孕之后右上腹老是疼,一检查竟然得了胆结石。在临床上,我发现女性胆结石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这背后和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有着很大关联。
女性胆结石的形成和生理周期密切相关,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其中起着双重作用。其实,了解了前面说的女性胆结石发病率高的现象,就能明白这两种激素对其影响有多大。在女性生理周期中,雌激素水平会发生波动,这直接影响着胆汁成分。雌激素会让胆汁里胆固醇比例升高,胆固醇一多就容易形成结晶。孕激素也不“闲着”,它会抑制胆囊收缩,胆囊收缩能力变差,胆汁就不能正常排出,容易淤积。长期口服避孕药或者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胆汁成分改变的风险更高。门诊上,常有女性问我吃避孕药会不会得胆结石,我都会跟她们解释有一定风险,但也不是绝对的。
妊娠期是女性患胆结石的一个高风险时期,会经历三次代谢危机。既然知道了激素对胆结石形成的影响,那在妊娠期这个特殊阶段,激素变化带来的影响就更明显了。孕早期,孕妇身体开始发生变化,激素水平改变,胆汁成分也跟着变,胆固醇含量升高,胆汁变得黏稠,容易淤积。孕中期,胎儿长大,会挤压孕妇的腹腔,胆囊的空间变小,胆汁排出更困难,胆汁淤积情况会加重。产后,身体激素水平突然变化,胆囊功能还没完全恢复正常,胆汁还是不能很好地排出,这时候胆结石的发病风险也很高。有孕妇问我孕期是不是更容易得胆结石,我告诉她们确实是这样,所以孕期要多注意。
除了怀孕,一些药物也会影响女性得胆结石的风险,像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了解了妊娠期的风险后,也不能忽视药物对胆结石的影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会改变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影响胆汁成分。不过,这也和用药剂量有关。在临床相关规范里,对这些药物的使用有一定要求。我建议女性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定期去检查,看看胆汁情况。门诊有女性问我吃避孕药多久检查一次,我一般建议她们三个月左右检查一次。
为了预防胆结石,女性可以建立一个从孕前到产后的四级防护体系。知道了激素、妊娠、药物这些因素对胆结石的影响,那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孕前要注意饮食调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运动也很重要,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胆囊收缩,让胆汁正常排出。怀孕后,要定期做超声筛查,这样能早发现问题。产后也要注意,不能一直躺着,要适当运动,帮助身体恢复。在门诊,我经常跟女性说,饮食和运动都很重要,不能只重视一方面。
女性胆结石的形成和生理周期、激素变化、妊娠等因素都有关系。综合前面说的这些内容,女性朋友们要建立起全程管理的理念,在不同的生理阶段都要多注意。从孕前的准备,到孕期的护理,再到产后的恢复,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我真心希望女性朋友们都能重视自己的健康,预防胆结石的发生。